牛肉拉面上市步履蹒跚
编辑: 更新于:2011-2-28 阅读:
正是源于这个肌理,兰州城乡投资决定联合其他风投公司一起投资兰州牛肉面行业。董事长刘靖说,为了在两三年内满足上市条件,兰州牛肉面股份公司拟吸收的牛肉面店铺将经过严格筛选,要求至少连续经营两年,店面在100平方米以上,经营状况良好,在当地已有一定名气,在兰州的牛肉面店投资规模20万元以上,年纯利润10万元以上,在外地的牛肉面店年纯利润达100万元以上。
股份公司的利润来源主要分为三部分:直营形象店的全部利润、加入店铺的投资分红和店铺按股本金的5%上交的管理费。按刘靖的设想,如果股份公司在两三年内成功实现上市,公司将用从资本市场上募集来的资金建立牛肉基地、面粉基地、蔬菜基地,打通上下游,加速牛肉面的产业化进程。
但来自经营者们的阻力却让这一蓝图变得相对复杂。因为有意愿参加的店主大多是散户经营,股权评估很难让所有人满意。而统一品牌亦成为众多牛肉面老板们不愿丢失的资本,更多的牛肉面经营者坚持单打独斗。
呼声与未来
要将小规模家庭式作坊为主的拉面店铺形成一个公司并做大做强,其实并不简单。而兰州牛肉面要实现产业化发展还有哪些路要走?刘靖的想法只有一个,那就是——上市。
事实上,随着兰州牛肉面知名度的提高,已有很多海外中国餐厅开始经营兰州牛肉拉面,兰州市有关部门把“牛肉面拉面师”作为向境外劳务输出的一个“拳头产品”。而在兰州市政府正式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,兰州牛肉拉面的制作技艺赫然被列于40项民间、民俗文化中。因而,在此次上市计划宣布之后,来自兰州坊间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。
“什么时候兰州牛肉面能有肯德基、麦当劳一样统一标示和服务,就更好了!”兰州市民贺民利说起兰州牛肉面馆的服务时认为,一个现代饮食产业,良好、优质的服务是必需的。
在此前,像“马兰拉面”就在全国掀起过开店潮,发起者也通过加盟者赚得盆满钵满,但是开店的规模和热情都很难持久。而在兰州本地像“黄师傅牛肉面”一样融入现代服务理念的为数并不少。但如何提高“街边店”的形象和服务仍然是兰州牛肉面产业化发展中需要跨越的一道门槛。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,难打“组合拳”。
兰州大学经济学教授包国宪说,牛肉面产业化发展的未来指向必然是全国或更大的空间,标准化和管理团队,是连锁经营的前提,也是兰州牛肉拉面抱团上市的前提。而政府也当施行税收优惠或出台相关政策,以鼓励企业加快发展速度,使企业的盈利水平能够迅速达到上市的标准,牛肉面股份公司才能够源源不断地创造更大的价值。